伴隨中國民航的快速發展,自2002年開始,國內的航空公司開始紛紛走出國門,赴海外Roadshow路演招聘外籍飛行員,以解決公司機隊發展中成熟飛行員(機長)的缺口。漲薪、多種作息制度,各公司為爭奪外籍飛行員而招數百變,市場豪奪波瀾不驚,洋為中用掀起了運輸航空生產的新格局。
引進外籍飛行員,合同制管理模式,既讓國內飛行員感受到薪酬、休假等帶來的諸多差異,其實也推動了各航空公司國際化發展進程,成立外籍分部、任用外籍做管理人員,外籍飛行員為民航強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。
究竟這些年,招聘外籍飛行員帶來了哪些變化,結合民航局發布的年度《中國民航駕駛員發展年度報告》(以下簡稱“年報”),摘取運輸航空公司中參與運行的外籍駕駛員數據,做了一些分析。
變化一:執照數
在2007年運輸航空公司中,外籍飛行員持有執照347本(含已離職的外籍飛行員),當年度全民航飛行員中持有航線執照7402本,外籍占4.69%。
運輸航空公司在2010年之后加大引進外籍飛行員的力度,特別是從2012年開始陸續新籌建的121運輸航空加大引進外籍飛行員,以滿足運行需要。如表一所示,執照占比從前五年平均7.53%提升到12.24%。近五年執照占比平均達到12.73%。
表1:運輸航空公司外籍執照數量統計
變化二:國籍
國內航空公司開展外籍招飛,最先是深航從巴西打開局面,2007年次貸危機,諸多美國籍飛行員離職,中國民航的發展對歐美發達國家任職的飛行員也越來越有吸引力,到中國發展飛行事業成為一些外籍飛行員的新選擇。
從2011年至今,參與運行的外籍飛行員國籍中,美國、韓國和巴西一直位居前列,墨西哥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相對平穩。
表2:參與運行的外籍飛行員國籍統計
變化三:中型航空外籍總量大
飛行員是航空公司的核心人力資源,機長與副駕駛的配置會影響到引進飛機的審批。三大航在2010年只有42名外籍飛行員,2016年底總共160名,只占到十年以上的中型航空公司外籍飛行員總數的35.4%。貨運航空公司從2011年358名外籍飛行員,直線下滑到2016年的95名,緣由是翡翠、上貨航等一批貨運公司業務調整帶來了飛行員的流失,總量銳減73.5%。
如表3統計得知,隨著歐美民航業的復蘇,以及大多數外籍飛行員年齡偏大,在2015年略處于一個下滑期,但隨后各公司還是在外籍招飛上做足功夫,2016年達到歷史高值1005名,占運輸公司機長總數的7.30%,而前六年運輸公司中的外籍人數占比均值只有6.26%。
表3:運輸航空公司外籍駕駛員統計表
變化四:薪酬倍增
在外籍招飛市場中,2010年開始以“做六周休二周”的作息制度博得外籍青睞,讓外籍飛行員遠赴中國,投入到民航大生產中。當時各公司招錄外籍機長的月薪,以A320機型為例,稅后15000美金/月,是十分誘人的薪資,這也導致了國內飛行員的“聲討”,外籍飛行員與國內飛行員的薪酬矛盾開始凸顯。不過終究航空公司還是缺機長,引進外籍是首選的最快路徑。
從2014年開始,更多的外籍中介公司為滿足供不應求的中國飛行員市場,為航空公司“豪奪”外籍飛行員,其殺手锏就是讓航空公司不斷漲薪。以A320機型“做六周休二周”為例,2014年市場均值在稅后23000美金/月,已比2010年上漲54%,2016年底已有公司開出26000美金/月的稅收收入,比2010年市場平均薪酬高出73.3%!市場競爭依然激烈。
2016年中國民航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億人次,完成101635.7萬人次,比上年增長11.1%。民航高速發展時期,飛行員短缺問題在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,提高外籍飛行員的招募質量,將技術水平管控的關口前移,才能確保飛行員作為航空公司重要的人力資源,為提高運輸航空公司整體安全運行做出重要的保障。
(數據來源:2009年至2016年中國民航航空局發布的《中國民航駕駛員發展年度報告》)